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立足于技术可供性框架,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影评网站IMDb代表性个案,深入分析"大众影评的崛起"背后的媒介逻辑.文章认为,互联网的技术可供性培育了一种"流动的"观影经验,从而使得一种"下沉的"评价话语成为可能;以IMDb为代表的主流影评网站通过建立一套精密、复杂且不透明的计算体系,以平衡、抑制大众话语中的颠覆性力量,并以不断调整自身技术功能设定的方式,令新的评价体系在总体上保持温和色彩与妥协姿态,实现与传统评论体系的平衡发展;中国的电影评价体系的发展则以"主流导向、动态平衡"为预设目标.文章进而反思性地提出,数字时代的电影研究应当以捍卫电影文化的公共性为基本原则,不断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探索令电影有益于社会进步的认识路径.
推荐文章
中国电影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电影评价
指标体系
主客观赋权
组合赋权
浅谈数字时代的电影制片管理
数字技术
电影制作
工艺流程
制片管理
基于对应分析的电影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电影评价
电影票房
对应分析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放映设备
数字电影
流动
维护
主体设备
放映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流动的经验与下沉的话语:数字时代的电影评价体系
来源期刊 当代电影 学科
关键词 数字媒体 互联网 影评 电影评价 IMDb 豆瓣网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本期特稿|THE FEATURE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0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4646.2021.08.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字媒体
互联网
影评
电影评价
IMDb
豆瓣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电影
月刊
1002-4646
11-1447/G2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小西天文慧园路3号
2-76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6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321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