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贵州遵义,随处可见红色元素.1935年1月15-17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张闻天、刘少奇、王稼祥、邓小平、刘伯承、李富春、彭德怀、杨尚昆、李德等人聚集在遵义一幢灰白相间、中西合璧的二层小楼里,召开了一场“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重要会议,对党和红军产生深远影响,遵义也因此在长征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文物承载记忆,诉说历史.红军战斗遗址、纪念馆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旧居里展示的革命文物,每一件都有故事.它们是百年党史的见证,既珍贵又脆弱,既需要精心保护,也需要“活起来”“走出去”.在遵义,有那么一批人,日复一日与革命文物相伴,定期清理、修复,做好维护管理工作,尽管辛苦甚至有些枯燥,但他们表示,能在红色圣地工作,承担起保护珍贵文物的责任,宣传红色文化是自己的荣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色文物守护者
来源期刊 国家人文历史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9) 所属期刊栏目 图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家人文历史
半月刊
2095-5189
10-1110/K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A座5层
2-339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