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20年2月,被毛泽东誉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为了躲避北洋军阀的追捕来到上海,打算在此小住一段时间,然后去“改造广州社会”,没承想广州也不太平,陈独秀便在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今南昌路100弄,俗称老渔阳里)2号住了下来.此楼原是安徽都督柏文蔚公馆,陈独秀当过他的秘书长,两人又是同乡,私交甚好,赶巧柏文蔚在外地工作,空房子留给陈独秀住,楼上厢房为卧室,楼下作会客室及《新青年》编辑部.
推荐文章
《新青年》编辑艺术研究
《新青年》
编辑艺术
受众定位
鲁迅与《新青年》
鲁迅
<新青年>
关系
不为儿孙做牛马——以《新青年》对父母主体的批判与改造为视角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
家庭革命
父母
社会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党的早期组织·上海“新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来源期刊 国家人文历史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9) 所属期刊栏目 封面故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45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家人文历史
半月刊
2095-5189
10-1110/K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A座5层
2-339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