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患者的三期增强CT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IVL患者的三期增强CT表现.观察病灶的形态、延伸路径、病变与血管壁关系、病变的增强程度和模式.结果 15例病灶均侵犯下腔静脉,13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增大,不均匀强化.14个病灶通过髂静脉伸入下腔静脉,1个病灶通过双侧髂静脉伸入下腔静脉.6例病灶累及右心.增强CT发现全部IVL均表现为不均匀增强病灶,与静脉系统的强化血液相比密度相对较低,病变与血管壁间有清晰间隙.冠状位和矢状位图像中病变是连续的,呈"丝瓜瓤"样改变.当右心受累时,病变显示出特征性的"拐杖头"或"蛇头"样改变.病变在轴位增强CT图像呈"筛孔"样改变.结论 三期增强CT在显示IVL"丝瓜瓤"和"筛孔"样外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进行准确的术前诊断.三期增强CT能显示病灶全方位的延伸路径,在手术计划制定和肿瘤随访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推荐文章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评估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临床表现
影像学诊断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观察
子宫肿瘤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多发性平滑肌瘤
病理
免疫组化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心脏受累的声像图特征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超声检查
心脏占位
右侧心腔受累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外科治疗策略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右侧心腔
外科治疗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期增强CT对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医学影像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下腔静脉
年,卷(期) 202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2-84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814.42|R7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下腔静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影像学杂志
月刊
1006-9011
37-1426/R
大16开
济南市经四纬九路37号
24-134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2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603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