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鉴别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及其2种混淆品.方法 采用传统性状鉴定、光学显微技术、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从外观形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等方面区分沙棘及其2种混淆品.结果 在性状特征中,沙棘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种子为褐色,呈斜卵形,中间有一纵沟;2种混淆品无果梗,种子黄棕色,呈狭卵形,上有数个蜂窝状凹陷,先端渐尖,有3条双线形裂缝.在显微特征中,沙棘具盾状毛,果皮表皮细胞无气孔;混淆品具单细胞非腺毛,果皮表皮细胞有气孔;两者均含有黄酮类成分,但在化学成分上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该方法可有效区分沙棘与其混淆品,可为相关鉴别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八角茴香及其两种混淆品的理化鉴别
八角茴香
莽草
多蕊红茴香
薄层层析
紫外光谱特征
覆盆子与混淆品树莓果的鉴别
覆盆子
树莓果
鉴别
荞麦七及其混淆品朱砂七、索骨丹的比较鉴别
荞麦七
朱砂七
索骨丹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沙棘与2种易混淆品的鉴别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关键词 沙棘 混淆品 白刺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TLC HPLC
年,卷(期) 2021,(7)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5-19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21.07.05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沙棘
混淆品
白刺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TLC
HPLC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