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肠屏障的作用及其对NAFLD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在该院消化科就诊的NAFLD患者100例纳入NAFLD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肠屏障功能指标[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将NAFLD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又分为A组、B组,两组均予以常规低脂饮食+有氧运动+双环醇1粒tid po,A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酪酸梭菌2粒tid po.将NAFLD组根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值分为ALT升高组和ALT正常组,比较两组肠屏障功能障碍发生率及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于给药1个月后复查患者肠屏障功能、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肝功能、炎性反应指标等,并对A组与B组患者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NAFLD组的血清内毒素、DAO、D-乳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升高组的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AL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A组与B组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均较用药前下降,A组下降比B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A组与B组IL-6、TNF-α、TG水平均较用药前下降,A组下降比B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总有效率(86.0%)高于B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患者存在肠屏障损伤,可能与炎性反应激活有关.联合酪酸梭菌治疗有助于改善NAFLD患者的肠屏障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提高疗效.
推荐文章
肾结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肾结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相关性
发病机制
胰岛素抵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体外模型的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模型,理论
病理过程
治疗学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脂肪肝,非酒精性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治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
诊断
治疗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酪酸梭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及对肠屏障的影响
来源期刊 检验医学与临床 学科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酪酸梭菌 内毒素 二胺氧化酶 D-乳酸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ORIGINAL 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1-7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75.5|R57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455.2021.06.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酪酸梭菌
内毒素
二胺氧化酶
D-乳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检验医学与临床
半月刊
1672-9455
50-116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唐家沟宝环路420号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5楼
78-157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80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097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