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硬膏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在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88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硬膏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中医症候积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左心射血分数为(52.46±3.71)%,高于对照组的(48.06±4.55)%,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分别为(52.28±4.65)mm、(42.85±3.75)mm,均低于对照组的(56.14±4.37)mm、(48.33±5.14)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短气乏力、心悸出汗、心胸刺痛、胸部闷窒评分分别为(2.23±0.19)分、(2.14±0.11)分、(1.98±0.25)分、(2.22±0.2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67±0.24)分、(2.53±0.23)分、(2.33±0.32)分、(2.64±0.2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硬膏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减轻短气乏力等症状,从而促进病情恢复.
推荐文章
中药硬膏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肌梗死介入术后病人的临床研究
心肌梗死介入术后
中药硬膏穴位敷贴
耳穴压豆
胸痹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在神经衰弱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压豆
穴位贴敷
神经衰弱
睡眠质量
焦虑
抑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硬膏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在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期刊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中药硬膏穴位敷贴 耳穴压豆
年,卷(期) 2021,(14)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康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1)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6(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8(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中药硬膏穴位敷贴
耳穴压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半月刊
2096-7950
10-1669/R4
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4号院明湖大厦A120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4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