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80年代,那是我最无忧无虑的日子,哪怕是春节,也只负责拿压岁钱.年味对我来说,就是新票子的味道.那时候发压岁钱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不像现在网络红包满天飞,或者草率地包一点现钞,当时的大人们都会早早地到银行去兑换崭新的人民币,专门用于新年给孩子们发压岁钱.一次家庭聚会,孩子们一般都可以拿到好几个红包.跟现在大部分孩子一样,很多压岁钱对我们来说只是"过客",拿到手里开心几秒就递给母亲了.当时母亲说要"还人情",实际我也很快明白,不少压岁钱都是给来给去过个眼瘾,唯独自己亲人给的,才是真金白银.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那些年我拿过的压岁钱
来源期刊 食品与生活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东方厨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0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473.2021.04.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生活
月刊
1004-5473
31-1616/TS
大16开
上海市吴中东路513号
4-43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