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因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而诊断为中耳积液的婴儿,对其进行手术干预的时机与方式.方法:①对3月龄以内诊断为中耳积液的婴儿每月进行1次随访,把坚持随访的103例患儿纳入研究对象.②首先随访3个月,3个月后将未愈者分为好转组(Ⅰ组)、反复组(Ⅱ组)、持续组(Ⅲ组),再继续观察3个月,必要时酌情药物对症处理;6个月后有好转者,继续观察,病情持续或加重者,建议手术治疗,暂不接受手术者继续观察,均观察至痊愈或手术.手术方式为先鼓膜切开,再根据中耳情况是否行置管.③分析自愈时间的分布;比较随访3个月、6个月和最终自然痊愈例数比的差异;比较不同影响因素的自愈率;比较Ⅰ、Ⅱ、Ⅲ组的最终手术率.结果:①103例患儿自愈月龄的中位数分布为7.00[5.76,8.24]月龄,9月龄后的自愈例数显著减少;随访3个月、6个月和6个月以上自然痊愈总数为43例(41.75%)、67例(65.5%)、81例(7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颌面畸形者自愈率(8.33%)最低,与其他因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最终22例手术治疗,其中Ⅰ组1例(3.45%)、Ⅱ组4例(30.77%)、Ⅲ组17例(9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17例行鼓膜置管术,1例行鼓膜置管术及腺样体手术,4例患儿仅行鼓膜切开.22例术后听力均恢复正常,但4例单纯切开者鼓膜愈合后又反复出现鼓室积液,其中2例因积液未吸收而再次手术.结论:婴儿鼓室积液确诊后可至少观察6个月以上再考虑手术干预,随访期的病程特点和影响因素对判断婴儿鼓室积液手术干预时间有重要意义.因观察期较长,手术方式建议鼓膜置管,单纯切开愈合后再次积液的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