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阳明系统包含脾、胃、阳明经脉,在五体痿形成过程中扮演核心与纽带的角色.首先阐明"治痿独取阳明"之病位"阳明"当是指阳明系统,继而从3个角度综合论述五体痿的病机.(1)邪气侵犯脾胃致痿:湿气外袭、饮食肥腻、偏嗜五味、思虑过度,能竭乏脾胃之气,使气血不足难以滋养筋骨,五体痿渐生.(2)脾胃内虚致痿:土不生金,肺脏难以布散精微养四肢,久成痿躄;土亏不能化精,可致肾中精亏髓乏而骨痿无力;土虚引发肝血亏虚,可渐发筋痿;若脾胃亏虚,则心血无源,故而弛纵难行,脉痿由生.(3)阳明经虚弱或经气不通,则宗筋不能受其濡养,引发筋纵而肢体无力而生痿.因此,阳明系统当为五体痿的病位核心,其运化、传导之职失司是五体痿的病机关键.
推荐文章
从阳明论治皮肤垢着病
皮肤垢着病
面垢
阳明
浅析《素问·痿论》辨经取穴治疗五体痿
五体痿
辨经取穴
《素问·痿论》
基于《黄帝内经》“补荥通输”理论探析针灸治疗痿病思路
痿病
肺热
《黄帝内经》
《素问·痿论》
阳明经
针灸
荥穴
输穴
论痹病与痿病
痹病
痿病
《内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阳明系统"论五体痿的病位及病机
来源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病机 黄帝内经 病位 阳明系统 五体痿 皮痿 脉痿 肉痿 筋痿 骨痿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5-12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70X.2021.08.0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机
黄帝内经
病位
阳明系统
五体痿
皮痿
脉痿
肉痿
筋痿
骨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674-070X
43-1472/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学士路300号湖南中医药大学含浦校区
42-6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61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