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基于能谱CT平扫构建肾盂旁囊肿与非结石性肾积水的鉴别诊断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经能谱CT动态增强扫描及CT尿路造影(CTU)确诊的肾盂旁囊肿患者54例,非结石性肾积水患者68例.于能谱CT单能量平扫图像上分别测量2种病变70 keV CT值、有效原子序数(Zeff)、碘浓度(IC)及水浓度(WC),计算能谱曲线斜率(λ40~70及λ40~100).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肾盂扩张情况.比较以上参数的差异,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作为自变量,CTU结果作为因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鉴别诊断模型.结果 肾盂旁囊肿及非结石性肾积水2组患者的年龄、肾盏扩张、70 keV CT值及W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性别、病变位置、λ40~70、λ40~100、Zeff及I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变量分析表明患者年龄、肾盏扩张及70 keV CT值是鉴别2种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0.97[95%置信区间(CI)4.85~35.84]、13.18(95%CI 4.85~35.84)及0.87(95%CI 0.80~0.94).三者联合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95%CI 0.820~0.939),敏感性为86.8%,特异性为81.5%.结论 基于能谱CT平扫70 keV CT值、患者年龄及肾盂扩张建立的模型对鉴别肾盂旁囊肿与非结石性肾积水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无症状的肾盂旁囊肿患者可避免CT增强或CTU检查而降低电离辐射剂量及对比剂负荷.
推荐文章
能谱CT虚拟平扫替代常规平扫评估甲状腺结节的可行性研究
甲状腺结节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能谱
虚拟平扫
肾盂旁囊肿的诊断和治疗——附16例报告
肾孟旁囊肿
静脉肾孟造影
诊断
治疗结果
囊肿去盖脂肪填塞术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盂肾炎,黄肉芽肿性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能谱CT平扫构建肾盂旁囊肿与非结石性积水的鉴别诊断模型
来源期刊 实用放射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肾盂旁囊肿 肾积水 计算机体层成像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泌尿生殖放射学|Genitourinary Radiolog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2-976,992
页数 6页 分类号 R692.7|R692.2|R814.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671.2021.06.02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盂旁囊肿
肾积水
计算机体层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2-1671
61-1107/R
大16开
西安市环城南路西段20号海联大厦6层605室
52-9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0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50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