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事关我们的民生福祉和国家安全,耕地"非粮化"是指耕地应该用于粮食、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而严格控制耕地转变为林地、园地、建设用地等其他类型的地类[1].四川省人多地少,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必须做好全省耕地"非粮化"监测[2].
推荐文章
四川伤害监测分析
伤害
监测
分析
医院
对四川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认识和探索
水土保持
监测
探索
四川
四川省碘盐监测基线调查
碘盐
基线调查
食盐
2012年四川省伤害监测
伤害
监测
分析
医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耕地"非粮化"监测中的智能监测方法
来源期刊 资源与人居环境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1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822X.2021.12.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资源与人居环境
月刊
1672-822X
51-1679/P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号
62-26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1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3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