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90年,一部感动了全球数十亿观众的电影——《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1990),以并不特别青睐于西方主流影坛的奇幻童话故事成功摘下了第18届土星奖最佳奇幻电影奖及第45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艺术指导等奖项.在之后长达数十年的时间中,该影片以别具特色的电影美学不断影响着全球视觉文化潮流.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能在流行文化或网络文化的各个角落发现那些脸色苍白、身材纤细、头发干枯而卷曲、四肢细长但五官尤其是眼睛夸张的卡通形象.尽管这些原本极具个人特点的形象已经脱离原作者走向了大众化,但是这些标志性形象的缔造者正是30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美国电影人蒂姆?伯顿(Tim Burton).在《剪刀手爱德华》之前,蒂姆?伯顿已经指导了个人短片《莫罗博士的岛》(The Island of Dr.Moreau,1971)、两部动画短片《毁灭博士》(Doctor of Doom,1979)和《文森特》(Vencent,1982),以及恐怖喜剧长片《甲壳虫汁》(Beetle Juice,1988).但是直到具有奇幻风格的童话电影《剪刀手爱德华》的出现,全球观众才真正认识了这位与主流电影界格格不入的"怪才"导演.他将哥特美学引入不同类型及形式的电影,通过颠覆传统类型及主流伦理价值的"黑童话"与带有惊惧情感的意向呈现,在世界影坛中找到了专属于自身的表达方式.
推荐文章
概念隐喻在哥特式电影中的认知生态
哥特式电影
概念隐喻
认知生态
斯洛尼姆斯基《钢琴组曲——俄罗斯民间童话》的音乐分析与风格演绎
斯洛尼姆斯基
《钢琴组曲——俄罗斯民间童话》
童话体裁
音乐作品分析
英国童话《帕丁顿熊》的语言、主题与角色分析
帕丁顿熊
英式童话
语言特点
主题定位
角色配置
国产电影中的平民美学研究
电影
平民美学
取向
借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蒂姆·伯顿哥特式电影美学中的惊惧形塑与童话颠覆
来源期刊 电影评介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13) 所属期刊栏目 电影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21.13.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影评介
半月刊
1002-6916
52-1014/J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大坡路26号当代传媒大厦
66-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51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268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