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儿支气管炎的外治法主要有推拿疗法、刺血疗法、耳穴疗法、贴敷疗法、中药灌肠疗法、中药外洗疗法、经皮给药疗法、雾化吸入疗法、拔罐疗法、穴位注射疗法及综合疗法.贴敷疗法可清肺化痰、降气定喘,但容易过敏和起泡.中药外洗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但存在过敏问题且操作较繁琐.耳穴疗法有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但存在耳部揉捏时刺激较大,耳豆容易脱落,按揉刺激穴位不到位的缺点.拔罐疗法具有通络、止咳、行气、降逆等作用,但存在疼痛感较强,患儿依从性较差等问题.中药灌肠疗法具有给药量较大、保留时间较长、无创伤等优点,但存在患儿不适感较强,依从性差等问题.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和靶器官,但雾气的刺激易引起呼吸频率的改变,造成患儿憋闷等不适.穴位注射疗法可使穴位刺激的时间和强度延长,但患儿疼痛感强,依从性差.推拿疗法可调整患儿机体功能状态,协调脏腑功能,患儿依从性较高.综合疗法则依据小儿支气管炎的特点及不同疗法、不同优势,联合形成综合治疗模式,疗效较好.虽然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报道较多,但现有的报道多为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较少,而且由于对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临床研究的科研设计不严谨、不完整,甚至缺乏对照组,降低了数据的可信度,疗程长短不一,缺乏统一的疗效标准、诊断标准、评价标准,不能客观、真实、系统地评价各种外治法的确切疗效.因此,完善现有资料,统一评价标准,为今后进一步客观评价中医外治法的确切疗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