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参元丹胶囊干预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心力衰竭(IH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0年12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就诊的气虚血瘀证IHF患者66例(研究过程中有5例患者脱落).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分为参元丹组29例和安慰剂组32例,两组患者在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参元丹或安慰剂,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30 d.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指数、血清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eptide,BNP)水平及治疗前后BNP下降幅度、超声心动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diameter,LVEDD)]以及治疗30 d后药物应用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BN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参元丹组治疗后BNP水平明显低于安慰剂组,参元丹组BN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安慰剂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水平较治疗前提升,LVEDD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DD水平及其LVEF上升幅度、LVEDD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元丹组及安慰剂组患者在治疗30 d后,均无患者死亡情况发生.安慰剂组有2例患者出现心衰加重再住院,两组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参元丹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安慰剂组,疗效指数明显高于安慰剂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元丹具有改善气虚血瘀证IHF患者心功能的潜在作用.
推荐文章
泻肺利水合剂干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水停证的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
泻肺利水合剂
气虚水停证
中医证候积分
生化指标
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临床特点研究
充血性心力衰竭
胸痹
心痛病
气虚血瘀证
临床特点
回顾性研究
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眩晕
后循环缺血
气虚血瘀
芪参还五胶囊
甲磺酸倍他司汀
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缺血性心力衰竭
气虚血瘀证
阳虚水停证
代谢组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参元丹胶囊干预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益气逐瘀法 参元丹 缺血性心力衰竭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1-148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5/j.cnki.sjzx.2108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0)
共引文献  (944)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2(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3(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4(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5(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6(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7(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8(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益气逐瘀法
参元丹
缺血性心力衰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673-6613
11-551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80-53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5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18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