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临床特点、病死率及其28 d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276例肝硬化合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感染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相关危险因素.根据感染28 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28 d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276例患者共分离出290株肠杆菌科细菌,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35.2%)和肺炎克雷伯菌(44.5%),其中多重耐药菌(MDR)感染占25.5%.多元Logistic分析显示近期使用抗菌药物(OR=2.120,95%CI:1.204~3.731,P=0.009)、上消化道出血(OR=2.864,95%CI:1.209~6.784,P=0.017)是发生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LIF-OF(HR=1.505,95%CI:1.301~1.742,P<0.001)、肾衰竭(HR=1.925,95%CI:1.107~3.347,P=0.020)、脑衰竭(HR=2.431,95%CI:1.248~4.736,P=0.009)和凝血功能衰竭(HR=2.724,95%CI:1.544~4.805,P=0.001)是影响肝硬化合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硬化合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近期使用抗菌药物和上消化道出血可显著增加肝硬化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风险.高CLIF-OF评分、肾衰竭、脑衰竭和凝血功能衰竭可显著增加患者短期病死率.
推荐文章
肝硬化合并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研究
肝硬化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
血流感染
临床特点
预后
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附155例报告
肝硬化
幽门螺杆菌
门脉高压
消化性溃疡
相互影响分析
肝炎肝硬化合并鼻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肝硬化
鼻出血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硬化合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
来源期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硬化 肠杆菌科细菌 多重耐药
年,卷(期) 2021,(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Clincal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4-1440
页数 7页 分类号 R37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81/j.cnki.cjm.202112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硬化
肠杆菌科细菌
多重耐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5-376X
21-1326/R
大16开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8-2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9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54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