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将"膏肓""膜原""腠理""玄府""经络""包络"等中医解剖概念整合在一起,使"大三焦"的功能与其结构相匹配,以期更准确地理解三焦的概念,从而进一步研究三焦的生理与病理."膏"为鬲(膈),"肓"为脐,三焦以膈和脐为部位划分点.膈肓属于膜原范畴之内,膜原是脏腑筋膜的延展部分,腠理包括膜原上的经络结构及组织间隙.四肢体表之腠理直接和包裹联结脏腑的膜原连通,成为三焦的主要形态结构.经络所至,即有膜腠相伴,三焦腠理、膜原作为经络的支持承载护卫联通部分.玄府应属于经络系统中最细小的孙络的进一步分化,是三焦体系中最细微的膜络结构组织.包络之"包"系膜原、腠理,"络"为血脉、经络,包络一体,为三焦结构之核心.膜原为统,膈肓为关,腠理外布,玄府微行,联络全身脏腑、五官九窍、皮肉筋脉、四肢百骸,同时也将虽已独立却又与三焦密不可分的经络一并考虑,包络一体,遂成三焦之形.三焦在人体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贯穿周身上下、表里内外,正气内存,外邪不可侵入.上下之气机莫不由三焦升降;表里之气机莫不由三焦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