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血栓分子标志物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发血栓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病理确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按是否并发血栓分为并发血栓组(23例)和未并发血栓组(37例)采用化学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M)、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和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水平.比较两组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差异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并发血栓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血浆TM、PI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发血栓组TM、PIC、TAT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并发血栓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发血栓组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未并发血栓组(P<0.05).结论:血浆TM、PIC、t-PAIC及TAT指标可早期诊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发潜在血栓,指导临床及时干预,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推荐文章
不同分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IG-3的表达及意义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P53可诱导基因3
免疫组化
皮肌炎伴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一例
皮肌炎
弥漫性大 B 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
复发性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及肿瘤标志物变化分析
难治复发性淋巴瘤
细胞免疫
红细胞免疫
肿瘤标志物
变化规律
microRNA-451在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microRNA-451
定量PC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栓分子标志物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发血栓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甘肃医药 学科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血栓调节蛋白 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2-723,7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15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血栓调节蛋白
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医药
月刊
1004-2725
62-1076/R
大16开
兰州市七里河区小西湖东街2号
54-6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3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6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