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襄垣县与连姓起源
襄垣在夏朝时属于冀州;商朝时属于并州;春秋时归属黎国,后被晋国吞并,为晋国赵襄子的领地.后来赵襄子在浊漳河的北面筑城,因为城是赵襄子筑造,故名"襄垣".
连姓为多源之姓,起源众多,其中襄垣县古韩镇南丰沟村是上党连族的发源地之一,南丰沟村连氏祠堂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大夫连称为连氏的开宗祖先,当时连称和他的子孙族人均生活在古上党.在《左传·庄公八年》中有记载,春秋时期齐襄公派连称和管至父戍守葵丘(今山东淄博),承诺其二人第二年会派人接替戍守,但由于齐襄公食言,两位大夫帮助公孙无知杀害齐襄公后,连称和公孙无知又被大夫雍杀死,连称的子孙为避免株连逃亡至上党地区(今山西长治),并以连姓久居.[1]因连称被最早记录在史册之中的连姓,所以连称被连姓后代子孙奉为祖先,便有"葵丘著迹,上党开宗"的记载,大多连姓之人以上党为郡望堂号.自隋唐,连姓族人开始从上党地区向南方迁移和发展,明代连佛保迁至福建漳州马崎村,清康熙年间马崎连氏迁至台南,成为台湾连氏的开派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