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人工模拟生活污水研究了缺氧区与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之比分别为1∶3、1∶2、2∶1时,连续流A/O脱氮系统的净化效果与污泥沉降性的变化,探讨了系统中缺氧区与好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之比与污泥膨胀之间的联系.结果 表明,当缺氧区与好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之比由1∶3增大到1∶2时,系统的脱氮率由50%提高到80%,污泥的SVI值由250 mL/g降低至110 mL/g,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污泥的沉降性,抑制了污泥膨胀的发生.之后又以缺氧区与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之比为2∶1运行,脱氮率最大达到88%,污泥的SVI值却停留在180~210 mL/g之间.研究发现,在这3个阶段,缺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不同,颗粒态基质在缺氧区的降解程度也不同,残留到好氧区的剩余基质浓度影响着系统中的主导丝状菌,因此也影响着污泥的絮体结构和沉降性能.研究结果还表明,可以通过改变缺氧区、好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来影响系统的优势菌群,从而改善污泥膨胀情况.
推荐文章
好氧饥饿对膨胀污泥硝化性能及污泥特性的影响
好氧饥饿
膨胀污泥
亚硝化
恢复
衰减速率
污泥形态
煤气废水好氧-缺氧-好氧生物处理研究
煤气废水
好氧
缺氧
白土-活性污泥
C/N比对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城市污水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
生活污水
好氧颗粒污泥
C/N比
脱氮除磷
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因素
好氧颗粒污泥
培养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氧区与好氧区HRT之比对污泥膨胀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给水排水 学科
关键词 缺氧区 好氧区 水力停留时间 污泥膨胀
年,卷(期) 2021,(15)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总结|TECHNOLOGY SUMMAR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9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853/j.zgjsps.1000-4602.2021.15.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氧区
好氧区
水力停留时间
污泥膨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给水排水
半月刊
1000-4602
12-1073/TU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6-8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49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6835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