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空气阻隔法对减少静脉输液冲管液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上常用的容易发生配伍反应并能采用光吸收酶标仪测定药物吸光度的6种药物作为试验对象,分别为注射用更昔洛韦、注射用泮托拉唑、依达拉奉注射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均按照临床常用浓度配置药液,分别采用持续空气阻隔法与传统冲管法进行体外模拟实验,利用光吸收酶标仪测定不同冲管液量组标本的吸光度,采用与溶剂一致的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空白对照组,当不同冲管液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标本吸光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判定输液管内仍有残留药液;当不同冲管液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标本吸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判定输液管内残留药液已被冲洗干净,该标本对应的冲管液量为最小有效冲管液量,即为该药物合适的冲管液量.结果 6种药物采用传统冲管法,不同冲管液量组分别为25.5 ml、25.5 ml、25.5 ml、31.5 ml、34.5 ml、43.5 ml时,其吸光度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输液管内残留药液被完全冲洗干净.采用持续空气阻隔法,冲管液量分别为20 ml、20 ml、20 ml、20 ml、23 ml、29 ml时,其吸光度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输液管内残留药液被完全冲洗干净.结论 持续空气阻隔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冲管方法,较传统冲管法能够显著减少静脉输液冲管液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推荐文章
阻隔法防治草履蚧研究
阻隔
防治
草履蚧
社区静脉输液法的应用现状及减少不量反应的策略
社区护理
输注,静脉内
现状
不良反应
静脉输液液位检测方法研究
静脉输液
液位检测
光电式
光电开关
静脉输液组间冲管液量数学模型及体外实验研究
静脉输液
输液管冲洗
数学模型
体外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持续空气阻隔法对减少静脉输液冲管液量的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物与临床 学科
关键词 持续空气阻隔法 输液疗法 冲管液量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Original 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4-5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655/zgywylc2021.04.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持续空气阻隔法
输液疗法
冲管液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物与临床
月刊
1671-2560
11-4706/R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5信箱
2-348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59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63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