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长期右室间隔起搏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采用起搏器植入治疗将心室电极置入右室间隔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30例)与非冠心病组(32例),比较两组起搏器植入前及植入1年后的心室功能参数,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反流、肺动脉高压,并分析长期右室间隔起搏与心脏功能结构的相关性.结果 起搏器植入1年后,冠心病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I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高于起搏器植入前;射血分数(EF)则低于起搏器植入前,差异显著(P<0.05);非冠心病组患者的LA、LVPWd均高于起搏器植入前,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组患者的LA、IVSd、LVPWd高于非冠心病组,而EF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显著(P<0.05).起搏器植入1年后,冠心病组患者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均高于起搏器植入前,差异显著(P<0.05);非冠心病组患者的三尖瓣反流率高于起搏器植入前,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组起搏器植入心室起搏比例与LVIDd、IVSd、EF、二尖瓣反流有一定关系(P<0.05).结论 起搏器的植入静脉和时间均会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产生影响.
推荐文章
低位右心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临床分析
心脏起搏器
心动过缓
低位
室间隔
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对照研究
起搏部位
右室间隔部
心室功能
血流动力学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
心功能
起搏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冠心病患者长期右室间隔起搏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临床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冠心病 长期右室间隔起搏 心脏结构功能
年,卷(期) 2021,(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4)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7(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心病
长期右室间隔起搏
心脏结构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研究
月刊
2096-1278
61-1502/R
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
52-207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54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76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