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基于中药网络药理学及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及验证膈下逐瘀汤加减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活性、体内作用靶标,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检索逐瘀汤加减方收录的化学成分,以类药五原则对海量数据进行初步筛选,获取潜在活性成分;通过TCMSP数据库查询膈下逐瘀汤加减方潜在活性成分与之对应可能的体内作用靶标;采用GeneCards数据库对已收录的慢性盆腔炎疾病靶标进行下载和整理;将活性成分预测靶标及数据库收录的慢性盆腔炎疾病靶标取交集处理,获取同时满足条件的靶蛋白名称作为重点研究靶标;以Cytoscape 3.2.1软件可视化潜在活性成分-疾病靶标的相互作用关系网络;以功能蛋白结合网络在线数据库String绘制潜在作用靶标的蛋白互作网络(PPI);最后利用R语言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TCMSP筛选初步得到符合标准的潜在活性成分22个,慢性盆腔炎相关靶标3356个,与潜在活性成分对应的直接作用靶标12个,包括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反应蛋白等.GO分析显示,膈下逐瘀汤加减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过程可能涉及生物学途径351、细胞组分13、分子功能17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79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NF-kappa B信号通路、Toxoplasmosis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所有潜在活性成分都与膈下逐瘀汤加减方的体内作用靶标有很好的亲和性.对接分数>7,具有强烈的结合活性.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膈下逐瘀汤加减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可能通过NF-kappa B、Toxoplasmosis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并与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反应蛋白等靶点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子宫附件炎/中医药疗法
少腹逐瘀汤/治疗应用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68例
慢性盆腔炎
血府逐瘀汤
辨证论治
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
子宫附件炎/中医药疗法
血府逐瘀汤/治疗应用
投药,直肠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60例
慢性盆腔炎
寒湿凝滞
少腹逐瘀汤
中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减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作用机制
来源期刊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膈下逐瘀汤 慢性盆腔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信号通路
年,卷(期) 2021,(10)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8-1864
页数 7页 分类号 R28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5/j.cnki.sjzx.211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膈下逐瘀汤
慢性盆腔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信号通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673-6613
11-551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80-53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5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1854
相关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jj.dragon.cn/zr/index.asp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