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补肾通淋汤配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尿 β2-微球蛋白(β2-MG)、肾功能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间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治疗的80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治疗组41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补肾通淋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及肌酐清除率(CCr)、血、尿β2-MG、肾功能、免疫球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7.80%(36/4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36%(29/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排尿不适、腰酸腰痛、夜尿增多临床症状方面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C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尿β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cr、BUN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G、IgA和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IgG、IgA和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呕吐4.88%(2/41)、腹痛2.44%(1/41)、头晕4.88%(2/41)、头痛2.44%(1/41);对照组呕吐23.08%(9/39)、腹痛23.08%(9/39)、头晕20.51%(8/39)、头痛20.51%(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采用补肾通淋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