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舞台性"的编剧理念 徐凌霄将京剧文学归为戏台上的"立体的活动的文学"①,钱穆亦将文学分为两种:"一是唱的、说的文学,一是写的文学.由唱的、说的写下或演出,则成为戏剧和小说,由写的则是诗词和文章."②翁偶虹与他们的戏剧观相同.他曾在《谈"舞台性"》一文中,提出"剧本的舞台性"是从"剧本的黄金点——情、理、技——演绎而来"③,但并非专指情节的合理动人和技巧的娴熟运用,而是强调剧本须获得导演与演员的青睐和观众的欢迎,要有票房上的保证.
推荐文章
从小说叙事学的角度解读广播剧的编剧艺术
广播剧
小说
叙事学
编剧艺术
矛盾与兼容:话剧艺术的创作与创业
话剧
艺术创作
艺术创业
楚剧艺术的美学特征研究
楚剧艺术
美学特征
写意性
程式之美
歌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舞台·默契·传统论翁偶虹经验化的编剧艺术
来源期刊 中国戏剧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11) 所属期刊栏目 艺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戏剧
月刊
1001-8018
11-1767/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B座7层
2-3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