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经前烦躁障碍症(PMDD)是育龄期女性在黄体期发生并在月经开始后几天内消失的一种常见精神类疾病.PMDD病因病机复杂,虽至今尚未明确,但大量研究显示,PMDD发病机制主要定位于脑中枢,与导致兴奋性神经毒性发生的谷氨酸、γ-氨基丁酸、5-羟色胺、钙稳态等密切相关;同时发现,治疗PMDD的药物经前平颗粒、白香丹胶囊、氟西汀等药理作用均涉及抗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
推荐文章
SIRT1高表达在NMD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
NMDA
神经保护
神经元兴奋性群体峰电位信号的Renyi信息表达
群体峰电位
Renyi信息
兴奋性
颅脑损伤
坏死性凋亡参与NMDA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神经毒作用
坏死性凋亡
兴奋性神经毒
乳酸脱氢酶
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氧化应激对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弥漫性轴索损伤
氧化应激
谷氨酸兴奋性毒性
大鼠
颅脑损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MDD与兴奋性神经毒性相关的发病机制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关键词 经前烦躁障碍症 兴奋性神经毒性 神经系统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发病机制
年,卷(期) 2021,(19)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1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11.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21.19.02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前烦躁障碍症
兴奋性神经毒性
神经系统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发病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