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这些负重的人,在生活的激流里,或以勇者、或以逆行者的形象,担当着责任与道义,用自己的坦诚和无私,展露出"大写"之人的宽广襟怀.在怀念亲情友情的《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里,汪曾祺就以冲淡平和的文字,回忆了恩师在艰苦条件下,用自创的授课方法,教书育人的历历往事.在汪曾祺笔下,沈从文就像一个普通的城市教书匠,真实得可爱:先生上文学课"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他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他教写作,自有一套方略——"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有时还在文后推荐相同类型的中外名家作品,让学生在比鉴中加以提高.先生对汪曾祺,更是喜爱有加,对他的习作,每每举荐到报刊发表.有一次,汪曾祺跟先生上街,先生打了酒来,只喝了一点,其余全让给汪曾祺喝了……朴素的文字呈现出的是一颗素朴的心.汪曾祺笔下"先生"憨直得只知奉献、不求索取的善举,读来既让人忍俊不禁,又令人分外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