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脑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疾病,其中 80%死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即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等特点,给社会和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1].因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且与其他疾病(如颈椎病、高血糖高渗透压综合征等)的早期症状相似,鉴别诊断难度较大,仅根据临床症状判断不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诊断以及治疗[2].目前公认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对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作用不大[3].因此寻找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通过确定最佳生物标志物诊断模型来提高疾病诊断、预后的预测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炎症因子、凝血和纤溶等生物标志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已备受关注[4].本文对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
推荐文章
成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成体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风险生物学指标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
复发
生物学指标
研究进展
中药干预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药
支架
再狭窄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
显微神经外科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检验医学与临床 学科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生物标志物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9-116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4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455.2021.08.04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9)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性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生物标志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检验医学与临床
半月刊
1672-9455
50-116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唐家沟宝环路420号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5楼
78-157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80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097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