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眩晕是一种神经中枢系统疾病,主要指机体对空间定位产生位置性错觉,从而使自身对环境产生旋转或摆动感,多与脑部神经组织有关,且常伴有恶心呕吐、站立及行走困难、晕厥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1].临床研究表明,血压、机体基础疾病与眩晕发作存在一定关系,因此,在治疗上通常以控制血压、对症治疗为主要原则[2].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其在穴位治疗方面具有独特见解,可通过穴位按摩缓解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而贴敷疗法以内病外治,上病下治为主要原则,借助药物敷于体表,从而对穴位产生一定刺激性,从而调整体内生理功能紊乱现象,调节气血与脏腑阴阳,无任何不良反应[3].鉴于此,本研究探讨涌泉穴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眩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涌泉穴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眩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实用医技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9)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中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3-1144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522/j.cnki.1671-5098.2021.09.03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0)
共引文献  (35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技杂志
月刊
1671-5098
14-1298/R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9信箱
22-94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87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02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