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从热瘀相兼论治消渴合并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临床明确诊断的消渴合并胸痹[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活血方.两组治疗疗程为6周,评估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糖脂代谢情况、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心电图及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Glucose,GLU)、餐后2小时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明显(P<0.01).其中治疗组在降低HbA1c上和餐后血糖水平上同对照组相比较,显示出了更好的疗效(P<0.05).对照组ST-T改变的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在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射血分数方面,治疗组也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P<0.05).治疗组的CRP、TNF-α、IL-6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结论:清热活血方能够改善消渴合并胸痹临床综合疗效、调节糖脂代谢、改善心脏供血、减轻低度炎症反应,提示从热瘀相兼的角度论治消渴合并胸痹具有较好疗效.
推荐文章
从瘀论治消渴病
消渴病
从瘀论治
病因病机
阴虚燥热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胸痹
冠心病
活血化瘀药
瘀血
徐凤芹教授从脾胃论治胸痹的临床经验
胸痹
脾胃论治
临床经验
徐凤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热瘀相兼论治消渴合并胸痹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临床研究 学科
关键词 热瘀相兼 消渴 胸痹 清热活血方
年,卷(期) 2021,(1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实践|Clinical practice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56.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860.2021.13.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3)
共引文献  (2004)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6(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08(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1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1(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12(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13(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7)
2014(6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6)
2015(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7)
2016(7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8)
2017(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5)
2018(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瘀相兼
消渴
胸痹
清热活血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临床研究
旬刊
1674-7860
11-5895/R
16开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8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68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