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发现结核杆菌之前,医学书籍对结核病因的猜想还停留在:"不利的气候,久坐的室内生活,通风不良和光线不足."新的健康观念和居住要求与时俱进,相比于代表了沉重、腐朽、封闭的砖石,对阳光和空气更加友好的玻璃材料成为这一诉求最恰当的执行者.实际上,自诞生之日起,玻璃从被制成一扇窗,到绘就城市天际线,一直以来就是建筑世界的通用语,只不过在人类进入到现代社会后,它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空间上表达着人类文明的进步.1918年,德国建筑艺术史家阿道夫·贝纳(Adolf Behne)预言:"玻璃建筑将会带来新的文化,这不是诗人狂热的艺术想象,而是事实."
推荐文章
建筑空间设计中纤维艺术的效果表达方式应用
建筑空间
空间设计
纤维艺术
效果表达
应用方式
探析电影《爱乐之城》的艺术魅力
《爱乐之城》
歌舞片
主题内涵
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共通性
建筑艺术
音乐艺术
审美共通性
建筑艺术随笔
建筑大师
建筑艺术
标准
美感
建筑形式
怪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隔绝风霜雨雪,引入无边景致玻璃之城:建筑的艺术表达
来源期刊 国家人文历史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24) 所属期刊栏目 封面故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11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家人文历史
半月刊
2095-5189
10-1110/K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A座5层
2-339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