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总结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指导下冠状动脉内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BRS)的初步经验.方法 选取2019年8—12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五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植入乐普医疗NeoVas支架的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基线资料,并记录和分析手术数据、OCT数据及随访结果.结果 1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4±10.7)岁;男10例,女1例;PCI靶血管为左前降支5例,右冠状动脉4例,左回旋支2例;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AHA/ACC)分型A型4例,B1型7例;共植入11枚BRS,支架平均直径3.34 mm,平均长度22.6 mm;预扩张球囊、支架、后扩张球囊直径比为0.88:1.00:1.08;术中1例支架脱载原位释放,无夹层、血栓、穿孔等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未发生支架内血栓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 在OCT指导下,BRS可安全地被应用于简单病变,但支架通过性欠佳,需警惕脱载风险.
推荐文章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冠心病,支架
再狭窄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冠心病
支架
再狭窄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出院病人药物素养现状调查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出院病人
药物素养
护理
冠状动脉内可吸收的镁合金支架☆
可吸收镁合金
支架
冠状动脉
病理学
生物相容性
生物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下冠状动脉内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初步经验
来源期刊 医疗装备 学科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支架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并发症
年,卷(期) 2021,(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376.2021.09.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7)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6(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7(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8(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9(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可吸收支架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并发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疗装备
半月刊
1002-2376
11-2217/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中路2号
2-96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99
总下载数(次)
33
总被引数(次)
501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