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大陆地区对隐私权的研究起步较晚,不过是近几十年才将“隐私”作为一个独立严格的法学概念,在立法层面更显不足,仅在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及一些法规中做了概括性表述,直至2010年7月1日起实施的《侵权责任法》才首次将隐私权作为公民独立的自然权利写入法律,而人们对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网络隐私权这一概念的认识就更加模糊。但网络传播方式的便捷以及传播范围之广泛,导致网络条件下侵犯隐私权的范围扩大,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因其多样性的形式和专业性的技术使得规制侵犯网络隐私权变得较为困难,如何保护网络条件下的隐私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推荐文章
网络时代个人隐私权保护探讨
个人隐私权
网络隐私权
道德约束
论大数据下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大数据
金融隐私权
公共行政
论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中的现实问题
隐私权
法律保护
知情权
电子病历与患者隐私权保护探究
电子病历
隐私权
立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网络条件下的隐私权保护
来源期刊 楚天法治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27) 所属期刊栏目 社会与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96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楚天法治
旬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534
总下载数(次)
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