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性痴呆的第二大病因,约占痴呆发病总数的15%,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因其是唯一可进行预防的痴呆类型,因此,寻找有效的预防手段成为当今医学界的重要研究内容.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思想是在辨证过程中对病因和病机经验性的体现,故而对该病预防也有显著的优势,本文对血管性痴呆临床中常见的证型及其关键的证候要素和病机进行剖析,深入探究血管性痴呆与中风共同的体质因素致病及密切相关的发病机制,总结血管性痴呆中肾精亏虚证、气血亏虚证、瘀血阻络证、痰浊阻窍证、肝阳上亢证及腑滞浊留证六个临床常见证型的预防规律,为减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及延缓病情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新思路.
推荐文章
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机理研究
血管性痴呆
发作期
再损害
供血不足
中医药防治
血管性痴呆的MRI研究
痴呆,血管性
磁共振成像
白质疏松
脑梗塞
血管性痴呆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
药物治疗,辅助治疗
发病机制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痴呆,血管性
阿尔茨海默病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常见证型入手浅谈血管性痴呆的预防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指南 学科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证型 预防 发病机制
年,卷(期) 2021,(9)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中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1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5|R7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5)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性痴呆
证型
预防
发病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1671-8194
11-4856/R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82-226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639
总下载数(次)
57
总被引数(次)
35345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