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检索近五年有关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相关文献,分析文献资料发现艾灸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即通过经脉、腧穴的理化刺激调节相应脏腑功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上腹胀、胃脘痛、食少纳呆、嗳气、反酸等临床症状.艾灸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下,作用于特定穴位或部位,加强经络系统的相互联系及机体的整体功能与自然环境相适应,调节全身的机能状态而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艾灸抑制胃黏膜细胞的异型增生,恢复细胞增殖与凋亡平衡,促进胃黏膜的修复,通过调整肠道微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恢复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调控炎症因子释放,增加胃肠黏膜血流量,改善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善胃肠蠕动障碍,促进肠道微生物区系之间的交互和脑肠轴,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调节胃肠激素、胃分泌功能、运动功能和保护胃黏膜,实现抗炎、修复胃肠黏膜、增加胃肠动力等作用,进而有效改善肠道功能.灸法可补针、药之不足,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疾病,简便易操作、患者易接受,并且可以应用于中医"治未病"的保健治疗.
推荐文章
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疗法
胃炎,萎缩性
综述
电针
水针
针药并用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痞满
胃脘痛
中医治疗
治疗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病理与胃癌抗原相关性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抗原
相关性
益气养阴活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临床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
益气养阴活血
中医药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医临床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艾灸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年,卷(期) 2021,(33) 所属期刊栏目 炎证|Inflammatory lesion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73.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860.2021.33.03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灸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临床研究
旬刊
1674-7860
11-5895/R
16开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8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68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