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Fugl-Meyer评定量表(FAM)、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FAM、MMSE、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AM评分(40.25±9.15)分、MMSE评分(24.23±4.6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2.33±6.72)、(16.98±4.03)分,NIHSS评分(27.59±4.82)分低于对照组的(37.91±5.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及血小板粘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及血小板粘附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药物安全性高,临床可以积极应用.
推荐文章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脑梗死,急性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银杏叶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脑梗死
脑梗死
银杏叶片
阿司匹林
多发性
动脉粥样硬化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脑梗死
恢复期
血液流变学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系统评价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急性脑梗死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神经功能缺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 学科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 用药安全性
年,卷(期) 2021,(2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用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163/j.cnki.11-5547/r.2021.23.05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9)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8(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9(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2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
用药安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医药
旬刊
1673-7555
11-5547/R
16开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80-600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713
总下载数(次)
4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