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著名学者希利斯·米勒在本世纪初提出的"文学终结论"至今仍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随着近年来文学的持续边缘化,这个话题似乎又有重提之势,笔者试图提出应对这个论题的另一种思路,那就是"文学之死"必须放在"媒介转向"这个概念之下才有其意义,文学并不是真的消亡,而是全球的文学生产都渐渐受到了新的信息媒介的影响,而新的媒介背后所指向的却是全球消费社会.
推荐文章
媒介时代的文学形象媒介化
媒介
文学形象
媒介化
传播
改革开放40周年:金庸文学发展的媒介学解读
改革开放40年
金庸文学
媒介学
媒介化与主体间性:模仿实践视域下人媒关系的转向
媒介化
主体间性
模仿实践
人媒关系
从孙悟空看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增殖
媒介
文学形象
形象增殖
艺术生产
文本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迈向破碎之路:"文学之死"与媒介转向
来源期刊 散文百家 学科
关键词 文学之死 媒介 希利斯·米勒
年,卷(期) 2021,(30) 所属期刊栏目 作品鉴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6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学之死
媒介
希利斯·米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散文百家
旬刊
1003-6652
13-1014/I
河北省邢台市顺德路13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9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