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农业考古       
摘要:
黄河三角洲是史前海岱地区最早进入农业社会的地区,新石器时代黄河三角洲先民获取食物的方式主要有农作物种植、采集、家畜饲养、渔猎等。自后李文化至北辛文化时期,采集、渔猎经济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至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和以猪为主的家畜饲养业在生业方式中的重要地位才真正确立起来,采集、渔猎退居次要地位。这种生业模式是受史前黄河三角洲资源丰富但承载力有限的自然环境决定的,这种状况也使得史前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城和文字等因之产生,催生了海岱地区最早的文明。
推荐文章
黄河三角洲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主成分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产业集群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黄三角
黄河三角洲地区耐盐植物引种现状分析及评价
黄河三角洲
盐碱地
耐盐植物
引种
造林绿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三角洲地区史前生业模式探讨
来源期刊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史前时期 生业模式 自然环境 文明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考古与发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9
页数 6页 分类号 K871.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三角洲
史前时期
生业模式
自然环境
文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考古
双月刊
1006-2335
36-1069/K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1981-05-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303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