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循证护理       
摘要: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索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2月28日,应用Stata MP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涉及31个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2.58,95%CI(1.53,4.33),P<0.001]、产前体质指数(BMI)[OR=1.23,95%CI(1.17,1.29),P<0.001]、妊娠期增加BMI[OR=1.85,95%CI(1.21,2.85),P=0.005]、产后BMI≥24 kg/m[OR=1.87,95%CI(1.64,2.14),P<0.001]、中重度体力劳动[OR=1.78,95%CI(1.05,3.00),P=0.031]、产次≥2次[OR=1.99,95%CI(1.80,2.20),P<0.001]、阴道分娩[OR=3.65,95%CI(3.15,4.22),P<0.001]、剖宫产[OR=0.21,95%CI(0.16,0.30),P<0.001]、新生儿出生体重≥4 000 g[OR=2.76,95%CI(2.15,3.55),P<0.001]、会阴侧切或撕裂[OR=2.48,95%CI(1.91,3.21),P<0.001]、第二产程时间延长[OR=1.97,95%CI(1.46,2.65),P<0.001]、肛提肌撕裂[OR=2.43,95%CI(1.71,3.46),P<0.001]、盆底肌力<3级[OR=3.69,95%CI(3.06,4.45),P<0.001]、产后压力性尿失禁[OR=1.54,95%CI(1.25,1.90),P<0.001]与产后盆腔器官脱垂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年龄≥35岁、产前BMI大、妊娠期增加BMI大、产后BMI≥24 kg/m、中重度体力劳动、产次≥2次、阴道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4 000 g、会阴侧切或撕裂、第二产程时间延长、肛提肌撕裂、盆底肌力<3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产后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的危险因素,剖宫产是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的保护因素。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女性应加强防护,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产后盆腔器官脱垂发生风险。
推荐文章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危险因素分析
盆腔器官脱垂
危险因素
分娩次数
盆腔器官脱垂合并抑郁情绪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盆腔器官脱垂
抑郁症
焦虑症
人格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相关因素分析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治疗方案选择
相关因素
分析
盆底器官脱垂早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盆底器官脱垂
早发
危险因素
家族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后盆腔器官脱垂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来源期刊 循证护理 学科
关键词 产后 盆腔器官脱垂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年,卷(期) 2022,(22)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23-3031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102/ji.ssn.2095-8668.2022.22.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产后
盆腔器官脱垂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循证护理
半月刊
2095-8668
14-1377/R
A4幅面
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
2015-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154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4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