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船山学刊       
摘要:
思孟“五行”被荀子指斥为“造说”,在于其区分了“德之行”与“行”,即在道德的行为与合于道德的行为之间作了区分。这种区分,在当时是新说。荀子所不能接受或激烈反对的,正是这种全新的区分。“形于内”的“形”是“范型”“模型”之义。“形于内”是指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将道德观念型铸于内心的过程,也可指这一过程的结果——道德观念已内化于心的状态。仁德型铸于内心,仁行便有内在仁德作基础,《五行》篇将其称为“德之行”,以区别于没有内在仁德作基础的纯粹仁行。这是“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的确切含义。“诚”要求外在行为与内在之意一致,强调“诚”意味着区分“德之行”与“行”。《中庸》的作者明确意识到了“诚”在道德评判中的意义,才会说“不诚无物”和“诚之为贵”。孔子不谈“诚”,表明其可能还未区分“德之行”与“行”。从孔子强调非礼勿视听言动,到《中庸》强调“诚”,《五行》篇区分“德之行”与“行”,再到孟子强调“仁义礼智根于心”,可以看出儒家思孟一派道德关注点由外向内转变的趋势。
推荐文章
营林系统的五行生态关系初探
阴阳-五行说
生态学
营林系统
生态关系
《医家心法》五行用药规律探究
五行
医家心法
用药规律
五行五时说中的生克五行与中土五行比较
五行
生克五行
中土五行
气机升降
五行音疗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中医五行音乐
生存质量
老年肿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思孟“五行”为何是“造说”?
来源期刊 船山学刊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思孟 荀子 《五行》 德之行 道德
年,卷(期) 2022,(5) 所属期刊栏目 儒释道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7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思孟
荀子
《五行》
德之行
道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船山学刊
双月刊
1004-7387
43-1190/C
大16开
湖南长沙开福区德雅路浏河村巷7号省社科联《船山学刊》
1915-08-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