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沉积学报       
摘要:
超深、超老地层中的非常规油气成藏及演化、甜点区刻画、资源潜力定量评价是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的一大难点,相关定量评价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对推进我国“两深一非”油气勘探具有现实意义。沥青是古油藏存在的直接证据,对探索古油藏分布、规模、成藏机制及论证研究区油气勘探潜力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川中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灯四段为研究对象,先综合岩芯观察、铸体薄片镜下观察、图像法定量计算,对固态沥青进行了表征;而后建立了多矿物体积模型,借助常规测井曲线组合(DEN-RT-RXO-CNL-AC),对储层固态沥青进行反演,克服了储层固态沥青分布的强非均质性,定量评价了灯四段固态沥青的含量及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灯四段沥青多以半充填状态存在于孔隙中,储层固态沥青含量可达4.62%,平均为2.20%;纵向上,灯四上亚段固态沥青含量普遍高于灯四下亚段;2)高石梯—磨溪地区与德阳—安岳裂陷槽紧邻的台缘礁滩体是古油藏聚集的有利区域,储层固态沥青含量普遍高于东侧的含气区;3)受自西向东油气充注控制,高石梯—磨溪地区南北向固态沥青含量无明显差异。古隆起北斜坡灯四段固态沥青的存在证实了北斜坡古油藏的存在,从侧面印证了北斜坡的油气成藏潜力。从固态沥青的角度,坚定了继续深化川中古隆起北斜坡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的必要性。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深层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油气勘探前景
微生物碳酸盐岩
灯影组
雷口坡组
凝块石
叠层石
储层特征
四川盆地
从古老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形成条件看四川盆地深层震旦系的勘探地位
四川盆地大气区
震旦纪
深层天然气
富集成藏条件
微生物碳酸盐岩
源盖一体
勘探领域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形成、保存和破坏机制——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志留系为例
震旦系—志留系
优质储层
形成—保存和破坏机理
原油裂解
古油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层、超深层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固态沥青测井评价——以川中地区上震旦统灯四段为例
来源期刊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固态沥青 灯影组 超深层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 四川盆地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7-211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2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固态沥青
灯影组
超深层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
四川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学报
双月刊
1000-0550
62-1038/P
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8号
198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118
总下载数(次)
5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