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安徽地质       
摘要:
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浆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本文系统总结了安徽庐江-滁州岩浆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特征,提出北外带成岩成矿作用可分为三期:石英正长岩形成于140Ma,无成矿作用;石英闪长(二长)斑岩形成于131~129Ma,产出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99Ma,产出矽卡岩型钨钼多金属矿床。安徽庐江-滁州岩浆成矿带早期岩体处于太平洋构造域转换开始背景,中期岩体对应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晚阶段的矽卡岩-斑岩成矿作用,是由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改变(NW→NNW)作用下的产物,处于伸展的构造背景下,北外带晚期岩体形成于新的伸展高峰,且与壳源物质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安徽庐江-滁州岩浆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特征
庐江-滁州岩浆成矿带
成岩成矿作用
安徽
试论岩浆流体成矿作用
岩浆流体
斑岩型铜矿
浅成低温热液
成矿作用
赣东北灵山复式岩体特征及其成矿作用初探
灵山复式岩体
A型花岗岩
成矿作用
Nb-Ta、W-Sn和Pb-Zn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庐江-滁州岩浆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特征
来源期刊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庐江-滁州岩浆成矿带 成岩成矿作用 安徽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1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庐江-滁州岩浆成矿带
成岩成矿作用
安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地质
季刊
1005-6157
34-1111/P
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296号
1991-01-01
汉英
出版文献量(篇)
226
总下载数(次)
13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