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农业考古       
摘要:
清代甘青地区的水案执照碑具有重要的法史价值,且同时蕴含着两种性质:其一是代表着官方的律法与规则,其二则是对民间惯例的延续和尊重。而水案的产生有着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加上其自身的反复性和决不待时性,使得其性质迥异于普通民事、刑事案件。官员们在审理水案时既不敢拖延以免事态扩大;又难以遏制其旷日持久的纠纷蔓延,只能参考地方的传统惯例、既往判决、各村纳粮多少、争议水源出处等因素综合判定。但这依然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真正为中央所认可的水案治理模式,并非通过狭义的法律手段,而是使用行政手段,去修渠建闸,帮助民间设立规约和组织,使其对水的利用高效化、合理化,尽可能减少纠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代水案治理研究——以甘青水利执照碑为中心
来源期刊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案 司法 甘青地区 执照碑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农田水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156
页数 8页 分类号 K24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案
司法
甘青地区
执照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考古
双月刊
1006-2335
36-1069/K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1981-05-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303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