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
【目的】明确烟草—荞麦轮作对烟草黑胫病防治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控作用,为利用烟荞轮作缓解烟草连作障碍及烟草黑胫病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湖北省恩施市宣恩县烟草黑胫病发生较重的连作烟田为试验地点,设烟草—烟草—烟草(连作)和烟草—荞麦—荞麦—烟草(轮作)2个处理,通过计算田间病情指数评价烟荞轮作对黑胫病发生的影响;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烟荞轮作下烟草根际黑胫病菌数量的变化;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析烟荞轮作对烟草根际微生物丰富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烟草移栽后45、60、75和90 d,轮作田烟草黑胫病病情指数分别为2.57、18.03、24.93和75.88,与连作田相比分别下降35.59%、36.22%、46.53%和11.52%;轮作田烟草根际黑胫病菌孢子数量分别为1.05×104、2.19×104、5.25×105和1.32×105个/g,与连作田相比分别降低43.55%、86.81%、95.73%和-43.86%。与连作相比,轮作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轮作田细菌的Sobs、Shannon和Chao1指数分别上升23.70%、6.38%和24.32%,真菌的Sobs、Shannon和Chao1指数分别上升24.51%、16.57%、41.17%。在门水平上,轮作田中有益细菌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分别较连作田提高6.58%、17.79%和38.22%,有益真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分别较连作田提高20.47%和420.22%;在属水平上,烟荞轮作显著增加了芽孢杆菌属(Bacillus)、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念珠菌固体杆菌属(Candidatus_Solibacter)、鞘氨醇单孢菌属(Sphingomona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和沙壤土杆菌属(Ramlibacter)等有益细菌的丰度,显著减少了致病菌劳尔氏菌属(Ralstonia)的丰度。【结论】烟荞轮作可有效降低田间烟草黑胫病病情指数和根际黑胫病菌数量,提高烟草根际真菌和细菌的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烟草根际多种有益菌的丰度,对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缓解连作障碍具有积极作用,具有较广的推广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烟草内生细菌防治烟草黑胫病及促生作用研究
烟草黑胫病
内生细菌
生物防治
德宏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与防治
德宏
烟草黑胫病
发生
防治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烟草
黑胫病
症状
防治
烟草黑胫病的综合防治及其研究进展
烟草
黑胫病
综合防治
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烟草—荞麦轮作对烟草黑胫病防治及土壤微生态的调控作用
来源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烟草 荞麦 轮作 实时荧光定量PCR 微生物群落
年,卷(期) 2022,(6)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烟草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5-153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154.3,S567.23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22.06.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烟草黑胫病
烟草
荞麦
轮作
实时荧光定量PCR
微生物群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农业学报
月刊
2095-1191
45-1381/S
大16开
196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