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沉积学报       
摘要:
台地泥质组分沉积记录了源—汇过程和环境演化等沉积学领域信息,可作为古气候和古环境重建的重要载体。然而,利用沉积物中的泥质组分进行古气候和古环境恢复时仍存在相当大的复杂性和局限性。鉴于此,笔者以上寺剖面中二叠统茅口组为例,通过研究该层位富泥质组分灰岩—泥灰岩韵律的宏微观形貌学和矿物学特征,发现其泥质组分主要由成岩黏土矿物海泡石构成,其次为少量滑石和蒙脱石。基于前人认识,进一步运用电子探针和激光原位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手段,综合认为海泡石中镁元素来源于继承海水的孔隙水以及亚稳定矿物的转化释放,硅元素可能来源于上扬子台地的同沉积期断裂热液。此外,滑石主要形成于海泡石埋藏过程中的成岩转化,蒙脱石可能也具有类似成因,但不排除有少量蒙脱石来源于火山物质的海底改造。结合区域资料,华南中二叠统浅水碳酸盐台地上广泛发育自生成因(早期成岩作用和埋藏成岩作用)泥质组分。因此,在利用泥质组分来恢复古环境的时候,需要谨慎识别其成因,这将有利于提高沉积旋回识别和环境解释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对自生成因泥质组分进行专门研究,在成岩过程以及成岩地球化学信号识别上也具有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地层缺失量计算及成因探讨
四川盆地
中二叠世
茅口组
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法
地层缺失量
定量计算
冰期
成因探讨
岩溶地貌
四川盆地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
测井评价
碳酸盐岩
灰泥储层
二叠统
四川盆地
碳酸盐岩烃源岩气藏的发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四川盆地涪陵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气藏为例
四川盆地东南
涪陵地区
中二叠统茅口组
碳酸盐岩
烃源岩气藏
灰泥灰岩储集层
致密气藏
源储一体
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成岩流体来源及演化过程
四川盆地南部
中二叠世茅口期
碳酸盐岩
成岩阶段
流体来源
烃类充注
气藏形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代碳酸盐岩台地自生泥质组分成因及意义——以上寺剖面中二叠统茅口组为例
来源期刊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中二叠统 灰岩—泥灰岩韵律 自生黏土矿物 海泡石 差异成岩作用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专栏·滨海泥质沉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0-570
页数 20页 分类号 P58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7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二叠统
灰岩—泥灰岩韵律
自生黏土矿物
海泡石
差异成岩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学报
双月刊
1000-0550
62-1038/P
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8号
198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118
总下载数(次)
59
总被引数(次)
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