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沉积学报       
摘要:
利用化学元素行为特征的差异性,以总有机碳(TOC)、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或比值判别四川盆地西南缘盐津牛寨剖面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细粒沉积岩形成时的初级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陆源供应的输入和盆地水体滞留程度等环境特征,并对比川南沉降中心(长宁剖面)和南川非沉降中心(南川剖面)龙马溪组的古环境参数,综合探讨了早志留世上扬子海滞留海盆细粒沉积岩有机质富集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盐津牛寨地区下志留统细粒沉积岩以黑色—灰黑色碳质页岩、页岩和泥岩为主,富有机质主要集中在龙马溪组下段,TOC平均含量为2.73%;Babio显示盆地西南缘龙马溪组早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Ni/Co、V/(V+Ni),U/Th和V/Cr揭示龙马溪组从底部缺氧环境逐步过渡到顶部的氧化环境;TiO2、Al2O3、Zr表明龙马溪组下段陆源碎屑供应量明显增加;Mo/TOC值和U-Mo协变模式图均说明四川盆地西南缘在早志留世水体呈中等滞留环境。与长宁剖面和南川剖面对比分析,发现盆地西南缘TOC与氧化还原条件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与盆地水体的滞留程度呈现微弱的正向相关关系;与陆源碎屑物质的注入和初级生产力无明显相关性,表明缺氧还原的沉积环境是影响该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
推荐文章
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底部黑色岩系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机制——以鹿角剖面为例
沉积环境
有机质富集
黑色岩系
下志留统
鹿角剖面
渝东南地区
上扬子区页岩气甜点分布控制因素探讨——以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
上扬子区
四川盆地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
页岩气
构造控源控藏
甜点分布
控制因素
构造转换带
调节带
中上扬子地区下志留统沉积演化与页岩气勘探方向
页岩气
海侵体系域
深水陆棚
岩相
下志留统
中上扬子地区
上扬子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环境及其对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有机质
富有机质页岩
沉积环境
下寒武统
上扬子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扬子西南缘下志留统细粒沉积岩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以盐津牛寨剖面为例
来源期刊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上扬子 龙马溪组 细粒沉积岩 沉积环境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专栏·非常规油气沉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671
页数 15页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3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上扬子
龙马溪组
细粒沉积岩
沉积环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学报
双月刊
1000-0550
62-1038/P
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8号
198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118
总下载数(次)
5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