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沉积学报       
摘要:
构造运动是控制分支河流体系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前人对挤压、拉张、走滑等类型的盆地均有研究,但在挤压盆地边缘的冲断带中,冲断带对于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冲断带中常发育的分支河流体系(冲积扇)。为研究逆冲作用对分支河流体系的控制作用,通过Google Earth提供的全球地貌影像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等数据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发育的分支河流体系(Distributive Fluvial System,DFS)进行测量研究与沉积学解析,探究盆地边缘逆冲断裂带的DFS几何形态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在研究区内识别DFS共256个。柯坪地区发育的分支河流体系延伸长度范围为0.26~24.58km,DFS面积范围为0.044~221.987km²,物源区面积变化范围为0.1~290km²,DFS坡度范围为0.011~0.182。柯坪地区分支河流体系上发育的河道主要是辫状河,河道下切程度有明显差异。决定柯坪地区分支河流体系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物源供给,气候水文以及构造背景。物源区大小与DFS规模呈正相关;气候通过降雨量与蒸发量来影响DFS发育特征;水文则通过流域分布来影响DFS发育,分布在研究区内柯坪河流域的DFS,发育规模远大于流域外的;构造作用控制沉积区分布、可容空间的大小、坡度等,影响着DFS的分布与发育。研究结果表明:构造作用作为主要因素影响着柯坪地区DFS的分布与发育。在柯坪逆冲带,构造作用通过控制推覆体逆冲高低来影响DFS的大小与坡度。物源区大小也受地层抬升程度控制,地层出露越多,物源区一般越大。将柯坪地区以构造特征分为三个区,每个构造区的DFS具有明显差异。逆冲山前区的物源区域大,DFS规模最大,以扇形为主,坡度低,下切程度低;逆冲前缘区的物源区域较小,DFS规模变小,以长条形为主,坡度增加,下切程度增加;走滑断层区受断层影响,物源区与DFS规模明显变小,以扇形为主,平均坡度最大,平均延伸距离最小,下切程度显著。
推荐文章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冲断带的构造变形特征
柯坪冲断带
塔里木
南天山
地震剖面
平衡剖面
构造变形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
柯坪冲断带
南天山褶皱冲断系
变形特征
更新世
塔里木西北缘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逆冲构造带与巴楚隆起的叠加关系
塔里木盆地
柯坪逆冲带
巴楚隆起
构造叠加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下志留统沉积构造背景初探
构造背景
被动大陆边缘
志留纪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冲断带构造作用控制下的分支河流体系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为例
来源期刊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分支河流体系 成因分析 河流沉积 塔里木盆地 柯坪逆冲带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地质、地球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6-181
页数 15页 分类号 P534.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支河流体系
成因分析
河流沉积
塔里木盆地
柯坪逆冲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学报
双月刊
1000-0550
62-1038/P
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8号
198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118
总下载数(次)
5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