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摘要:
再婚女性,作为一类少量而特殊的女性群体,虽然在“十七年”小说中表现为短暂出场、少量篇幅及轻浅化的形象塑造,却也流露鲜活、异质的存在及意义价值。《山乡巨变》《创业史》《三里湾》三部农业合作化小说中的“再婚女性”形象,即为典型适例。这些再婚女性据其性格特质约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美丽外貌与叛逆精神、个性独立的“妖女”型女性,另一类则是具有宽厚包容和忠贞品性,默默奉献的“地母”型女性。两类再婚女性形象,缘于新中国保护妇女权益法案的颁布所形成的舆论环境与话语机制,亦是作家在表达时代主流话语的同时,内心对女性美、民间美之文学理想的执念体现,再婚女性在此时不失为有效的载体。再婚女性形象塑造,显示其双重现代性意味,即在“十七年”小说书写的政治潮流下展现女性的主体意识建构与多元审美内涵,同时带有革命现代性与女性现代性的能指,帮助实现革命/女性(阶级/性别)的融合和意义互动。
推荐文章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的"父子冲突"
十七年
父子冲突
农村社会变革
婚恋
综合型合作:黔南农业合作化的新思路
农业合作化
生产要素
土地
劳动
股份制农业
简析粮食危机与农业合作化运动加速的关系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
经济原因
命令主义盛行带来的严重失误--评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
命令主义
失误原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十七年”农业合作化小说中的“再婚女性”形象——以《山乡巨变》《创业史》《三里湾》为中心
来源期刊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十七年小说 农业合作化 再婚女性 异质 双重现代性
年,卷(期) 2022,(6) 所属期刊栏目 女性文化研究(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7
页数 7页 分类号 I206.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十七年小说
农业合作化
再婚女性
异质
双重现代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3-0712
43-1454/Z
16开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氐星路487号
1984-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9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