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通报       
摘要:
[目的] 探究哈尔滨市中观尺度上城乡空间各类生态要素的衔接模式与生态廊道布局的细节优化措施,旨在实现城市内部与乡村的生态系统联动,提升区域生态效益,为相关生态规划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及GIS技术,以生态阻力值较大的重要河流廊道为边界,根据城市发展动向,裁切出哈尔滨市城乡空间在中观尺度上的研究范围。通过分析哈尔滨市1990-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得出各类生态要素在时空尺度上的耦合模式演变,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提供方向。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对研究区域生态要素的核心区、桥接区及岛状斑块等进行识别与评价,根据dPC指数提取出重要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得出潜在生态廊道,通过科学计算对连通性较弱的区域进行规划补充,归纳廊道缓冲区宽度、核密度及生态断裂点,并结合生态耦合机制的时空变化对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细节优化。[结果] 通过各类生态要素在中观尺度上的耦合模式变化,确定了哈尔滨市城乡生态源地及廊道细节优化策略,形成稳定可持续的生态安全格局,归纳总结了因地制宜的优化建设措施。[结论] 哈尔滨市共计15处核心区为原生态源地,重要生态廊道为42条,一般生态廊道为63条,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域北部。优化后的生态安全格局补充了11处生态源地和220条潜在规划生态廊道,廊道适宜建设宽度为60 m。
推荐文章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哈尔滨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耕地生态安全
组合赋权法
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研究
土地利用效益
耦合关系
哈尔滨市
构建哈尔滨市多中心发展格局的问题研究
城市发展
多中心
空间布局
哈尔滨市耕地利用效益特征分析
哈尔滨市
耕地利用效益
协调度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90-2017年哈尔滨市城乡生态耦合及其安全格局构建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生态耦合 生态安全格局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哈尔滨市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区域发展综合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7-326
页数 9页 分类号 X3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4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耦合
生态安全格局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哈尔滨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通报
双月刊
1000-288X
61-1094/X
A4
陕西省杨凌区西农路26号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1981-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8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