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通报       
摘要:
[目的] 研究免耕背景下土壤容重和秸秆覆盖对东北黑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为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改良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模拟传统翻耕和免耕条件下的土壤容重(1.2,1.3 g/cm3),结合不同秸秆覆盖量(0,328,656,984 g/m2)开展人工降雨试验,对比不同方式下黑土的初始产流时间、产流速率、径流量以及土壤流失量。[结果] ①土壤容重的增加显著缩短了初始产流时间并增加了水土流失量。同一秸秆覆盖量条件下,与容重为1.2 g/cm3时相比,1.3 g/cm3容重时的土壤初始产流时间缩短了13.1%~49.9%,径流量增加了0.4%~90.4%,土壤流失量增加了24.6%~302.8%;②与无秸秆覆盖相比,秸秆覆盖下的土壤初始产流时间延长了1.2~2.9倍,径流量减少了3.1%~38.9%,土壤流失量减少了34.0%~97.9%,且秸秆覆盖的保土效果与秸秆覆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r=0.862);秸秆覆盖量为656 g/m2时达到最佳的水土保持效果;③土壤容重的增加会加剧黑土水土流失,但秸秆覆盖显著降低了黑土水土流失,综合对比发现土壤容重为1.3 g/cm3时采取秸秆覆盖,平均减少了10.7%的径流量和74.2%的土壤流失量。[结论] 为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建议东北黑土区免耕时应注意结合秸秆覆盖措施,且秸秆覆盖量保持在656 g/m2以上为宜。
推荐文章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特征
坡耕地
紫色土
利用方式
水土流失
三峡库区
黑土区坡耕地施加生物炭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黑土区坡耕地
秸秆生物炭
土壤结构
持水性能
径流泥沙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水土保持
坡耕地
黑土区
灰色系统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秸秆覆盖量对不同容重黑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土壤容重 秸秆覆盖 水土流失 耕地退化 模拟降雨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1
页数 5页 分类号 S15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3.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容重
秸秆覆盖
水土流失
耕地退化
模拟降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通报
双月刊
1000-288X
61-1094/X
A4
陕西省杨凌区西农路26号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1981-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8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